央广网郑州1月18日音讯(记者 夏莎)1月18日,在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阳市商城县原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售司理杨淑娟向记者展现了她的致富法宝——丝瓜络。
河南省人大代表杨淑娟在“代表通道”上向记者展现了她的致富法宝——丝瓜络(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你能想到吗,这样的一根丝瓜络,在海外商场能卖到十几美金,还常常断货、求过于供。”杨淑娟骄傲地说,2024年,他们的丝瓜络产品电商出售额就达到了3700万元,丝瓜络也成了商城县的致富暗码。
杨淑娟和丝瓜络的故事开始于2016年。那一年,她和几个“90后”的小伙伴回来家园信阳商城,敞开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村庄是个大舞台,年青人能够纵情施展才华,一起它又蕴藏着瑰宝,等待着你我这样的‘新农人’去开掘。”杨淑娟共享了在村庄创业这几年的感触。
商城县地处大别山革新老区,物产丰厚,但由于信息阻塞,许多天然绿色的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杨淑娟想用在大城市吸收的专业相关常识,协助乡亲们出售特征农产品。但在深化村庄优选特征农产品的时分,她和她的团队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农产品同质化严峻,没有商场优势。
可是年青人,从不尴尬自己,这条路走不通,就换条路走。杨淑娟和小伙伴们改变思路,从“他们选产品”变成“商场选产品”,商场要阐明,他们就卖什么。团队直接放眼全球,经过商场调查与研讨,发现海外商场上丝瓜络很好卖。
“在咱们这儿,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挂着大串的丝瓜络,这不便是商机吗?”杨淑娟兴奋地说。
杨淑娟和团队使用村庄丰厚的土地资源优势,先栽培了60亩丝瓜,收成后一个星期就售罄了。所以,他们逐年扩展栽培培育面积,一根作为原材料的丝瓜络从地头到海外商场,价格能翻上数十倍。
“但咱们觉得,它的价值还没有被彻底开掘。”杨淑娟说,2023年,他们出资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丝瓜络产品加工厂,成立了自己的规划和运营出售团队,开发出包含清洁用品、文创用品、宠物玩具在内的60余种产品,远销到全球50多个国家。
村庄复兴,关键是工业复兴,选对工业很重要。杨淑娟说,他们一边将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农人利益深度绑定,树立“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一边孵化自己的团队,从开始的6个人开展到现在的80多人。
现在,商城县12个城镇树立起丝瓜栽培基地,丝瓜栽培培育面积超万亩,成为村庄复兴的特征工业之一。像杨淑娟相同的创业者也真的在田间地头,做起了国际贸易。
创业过程中,杨淑娟总是想起一句话:“把双脚踩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杨淑娟说,现在的村庄,是一方天大地大的舞台,呼唤着年青人返乡,用所学完成本身的价值。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个返乡创业的“90后”,期望各界能多给年青人供给干事创业的时机,也期望更多懂农业、爱村庄、爱农人的年青人在村庄复兴的路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1月18日,在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阳市商城县原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售司理杨淑娟向记者展现了她的致富法宝——丝瓜络。